白蚁种类大盘点
白蚁的种类繁多,全世界已知的白蚁种类约有 3000 种,它们广泛分布于热带、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。我国疆域辽阔,气候多样,已知的白蚁种类就有 478 种,除了新疆、内蒙古、宁夏、青海和黑龙江等省未发现白蚁外,其余各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均有白蚁分布,而且种类和密度呈现出从北到南逐渐递增的趋势,南方地区的白蚁危害尤为严重。根据筑巢特征、栖居习性和对栖息环境的要求,白蚁大致可分为以下三大类:
土木栖性白蚁
土木栖性白蚁是家庭白蚁中分布较广、危害较严重的一类。它们的适应性极强,既可以在土壤或砖墙空隙中筑巢,也能在木材或活树的树根和树干中安营扎寨,甚至一个巢群的白蚁,一部分在地下土中,一部分在木材中。它们的栖息场所和取食场所有时一致,有时虽不一致,但相距也较为接近。这类白蚁的巢群结构复杂,巢穴固定,个体数量众多,少则数千只,多则可达数十万只。其中,家白蚁就是土木栖性白蚁的典型代表,它主要分布于我国安徽省以南地区,对房屋建筑、桥梁和四周绿化树木的危害极其严重。家白蚁的有翅成虫体长 13.5 - 15 毫米,头背面深黄色,胸、腹面黄褐色,腹部腹面黄色,翅微淡黄色,翅面密布细小短毛;兵蚁体长 5.3 - 5.9 毫米,头及触角浅黄色,上颚黑褐色,腹部乳白色 ,头部椭圆形,较宽处在头的中段,囟近于圆形,大而显著,遇敌时会分泌出乳状液体;工蚁体长 5.0 - 5.4 毫米,头淡黄色,胸腹部乳白色或白色。在一些老旧建筑中,家白蚁常常在木质结构中筑巢,悄无声息地蛀蚀木材,导致房屋结构受损,严重影响居住安全。
木栖性白蚁
木栖性白蚁对木材有着强烈的依赖,木材是它们的栖息场所,巢穴和群体都在木材内部,一旦离开木材,便无法生存。这类白蚁有固定的栖息和取食场所,很少侵蛀别的木材,巢群规模通常不大,也没有固定结构的巢穴。由于其体型较小且活动隐蔽,初期很难被发现,等到发现时,木材往往已被严重破坏。木白蚁科的堆砂白蚁便是木栖性白蚁的一种,常见的有狭背堆砂白蚁、铲头堆砂白蚁和截头堆砂白蚁等。堆砂白蚁能在极干燥的木材中存活,它们具有 3 对直肠腺体,能够吸收粪便的水分,代谢缓慢,繁殖能力差。在一些古建筑的木雕装饰、名贵家具中,一旦遭受堆砂白蚁的侵害,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家居用品就可能面临难以修复的损坏。
土栖性白蚁
土栖性白蚁一生都生活在土中,它们在地下筑巢,有的巢穴深埋于地下,有的部分在地下、部分在地上。土栖性白蚁是危害水库堤坝的主要种类,其中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较为典型。黑翅土白蚁分布广泛,在中国北以北纬 35 度(洛阳)为界,南至北纬 20 度(海安),包括河南、江苏、海南等 21 个省区都有它们的踪迹 。它的有翅成虫体长 27 - 29.5 毫米,翅展 45 - 50 毫米,头胸腹背面黑褐色,腹面棕黄色;兵蚁体长 6 毫米左右,乳白色;工蚁体长 4.61 - 4.9 毫米,头黄色,胸腹部灰白色。黄翅大白蚁主要分布在山东、江西、安徽、河南、浙江等地 ,它的有翅成虫头、胸和腹背面红褐色,前胸背板中央有一淡色的 “+” 形纹,翅黄色,足棕黄色;兵蚁分为大兵蚁和小兵蚁,大兵蚁头部特别大,深黄色,上颚粗壮、镰刀状,黑色,右上颚无齿,小兵蚁体形较小,体色较淡,头卵形,后侧角圆形。在堤坝上,土栖性白蚁的巢穴就像一个个隐藏的定时炸弹,它们不断挖掘隧道,破坏堤坝的结构稳定性,当水位上升或堤坝承受压力时,极有可能引发决堤等严重灾害,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