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蚁种类与生活习性的关联
白蚁的种类丰富多样,它们的生活习性也因种类而异。根据栖息习性和筑巢特征,白蚁主要可分为木栖性、土栖性和土木两栖性三大类,每一类都有着生活方式和食性特点。
木栖性白蚁一生都栖息在干燥的木材中,它们的巢穴和群体都在木材内部,一旦离开木材就难以生存。像木白蚁科的一些种类,如堆砂白蚁属的截头堆砂白蚁,就偏好栖息和取食干硬的木材及用其制作的家具 。它们在干燥的木材中筑造不规则的隧道,群体在其中取食和定居,虽然群体规模不大,但对木材的破坏不容小觑,常常把木材蛀食得千疮百孔,外表看似完好,内部却已被掏空。
土栖性白蚁则与土壤紧密相连,它们在泥土中筑巢,有的巢深埋于地下,有的部分在地下部分在地上,像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就属于这一类。黑翅土白蚁的蚁巢由主巢和多个菌圃组成,结构复杂,深度可达数米。它们以树木、树叶、菌类等为食,对植物的危害范围广泛,从幼苗到成年树木都不放过,还会严重威胁堤坝安全。这类白蚁通常在地下活动,通过修筑泥被、泥线来扩展活动范围和获取食物,它们的活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,冬季会进入地下深处躲避寒冷,春季气温回升后才会重新出土活动。
土木两栖性白蚁适应性很强,既能在地下营巢,又能在木材内筑巢,台湾乳白蚁和黑胸散白蚁便是典型代表。台湾乳白蚁的蚁巢可以建在地下、地上、树木中或室内,它们食性广泛,不仅喜欢木材和纤维素材料,还会攻击非纤维素材料来获取水分和食物。黑胸散白蚁的群体小而分散,蚁巢结构简单,常栖息在房屋的木质结构、树根附近或潮湿的浅土层中,对房屋建筑的门框、窗框、楼板等木质构件危害严重,它们还能在土壤和木材中钻蛀孔道,从木材的接地处表层开始向内蛀蚀,逐渐形成连通的隧道,从外表却很难察觉。